农牧融合发展 盐碱地变了样
核心阅读
山西朔州市地处大同盆地,有盐碱耕地167.9万亩。近年来,当地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增施有机肥、添加化学改良剂等措施治理中轻度盐碱地,结合区位特点统筹农牧融合发展,以稻治碱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了盐碱地增产增效。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这句古诗,说的是山西省朔州市一带,曾经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落后的景象。
(相关资料图)
山西有450万亩盐碱地,其中,大同盆地盐碱地面积最大,占全省的2/3。地处其中的朔州市有盐碱耕地167.9万亩,还有盐碱荒地12.34万亩。多年来,朔州市盘活盐碱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让盐碱地变了大模样。
50年持续治理,盐碱地增产30%到60%
上世纪70年代起,朔州市开始改造盐碱地。特别是到了90年代,当地以大同盆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修造灌渠压盐洗盐、开挖排盐沟排盐,以每年4万多亩的速度,集中连片开发治理盐碱地。
现在的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董事长陈永和,当时担任山阴县东双山村党支部书记,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当时,东双山村有3000多亩盐碱地,盐多碱也多,下雨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山阴干旱缺水,当时主要是打井灌溉洗盐。政府出钱、村民出力,打了16眼60米深的井,3年治理了1500多亩盐碱地。”陈永和介绍。
东双山村将井、机、电、渠、林、路“六配套”的盐碱地分给村民,第一年种下小麦,后来又种葵花、甜菜等耐盐碱作物。经过持续治理,盐碱地变成了“熟地”,玉米亩产2000斤,小麦亩产600斤。
盐碱地地租少,产量却不少,不少种植大户开始大面积承包。2020年,山阴县潮潮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温新院承包了200亩盐碱地种玉米,没成想,种了两年,没赚钱反倒赔了。
“盐碱太大,按以前的种植管理方式见效慢。”温新院从2015年开始承包盐碱地,种耐盐碱玉米、施有机肥,收成不错,可这次却犯了愁。
赶巧的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负责的山西省“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需要试验田。一方有地,一方有技术和资金,双方一拍即合。
“分析土样,这片盐碱地平均pH值达到了9.78。”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成员黄高鉴介绍,他们通过施加化学改良剂和添加耐盐碱微生物菌剂的有机肥进行初步改良。“种植技术是最关键的,我们采用起垄膜下滴灌垄侧播种技术。”黄高鉴解释,这种技术避盐、增温、保墒,可在盐碱地利用过程中起到水、盐、肥、热协同调控的效果,有效解决出苗率低的问题。
“确实有效果,今年试验田玉米出苗率有85%,我自己种的20亩对照组只有60%左右。”温新院说。
近年来,朔州市通过增施有机肥、添加化学改良剂、深耕深松等一系列化学措施和农艺措施改良治理中轻度盐碱地。此外,随着灌溉条件改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和大型农机的普及,盐碱地增产30%到60%。
生态循环、有机旱作,增加盐碱地有机质
山阴县地处雁门关农牧交错带黄金种植区,是全国产粮大县、山西奶牛养殖大县,2018年入选山西省首批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在山阴,盐碱地种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喂牛,牛粪加工成有机肥料改良盐碱地,盐碱地再种杂粮作物,这种农牧一体化、农牧大循环的路子已延续了多年。
2017年,当时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依托陈永和的合作社开展项目,培肥土壤,配套有机旱作栽培技术。此外,该合作社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的有机肥技术,不过两三年,当地青贮玉米从亩产2吨增长到6吨,高粱从亩产400斤增长到1000斤。2021年,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又来到陈永和的合作社,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一个子课题是“草—畜—粮”种养结合、用养结合、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模式。
这次研究有何不同?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建华带着记者去地里找答案。
在山阴县安岸庄村,200亩试验田里,连片的高粱、玉米、大豆等作物高矮不一。“每种作物都种了十几个品种,再加上每个地块施肥量不同,长势就不一样。”张建华解释,“以前主要目的是培肥土壤,模式也比较粗放。现在,我们想找到一种更加精准科学的模式,什么样的生产规模、什么样的技术模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为此,团队要进行一个全链条的闭环试验——什么饲草品种优质、丰产?用什么技术栽培粮、草作物?奶牛如何精准饲养?粪便等种养废弃物如何资源化利用?草、粮、牛怎样配比能实现种养生态平衡?
“目前,我们已经筛选出11个适合雁门关外种植的饲草和杂粮品种,包括高粱、燕麦、苜蓿等。”张建华说,“等到今年收获后,会做更多分析研究。”
近年来,朔州结合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区位特点,坚持以种粮为主统筹农牧融合发展。“我们宜粮则粮、宜草则草,以农载牧、以牧促农,形成‘草—畜—肥—田—粮’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成富说。
调整种植结构,以稻治碱增产增效
洪涛山下,桑干河旁,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的千亩稻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下西关村有耕地1500多亩,大部分是盐碱地,农民种玉米投入大、收成差。村里第一个种水稻的人叫石云宝,今年67岁,大家都喊他“老石”。前些年,老石看到村里成片的盐碱滩和源源不断的泉水,萌生了种水稻的想法。
老石前期准备做得扎实。他将土样送到吉林老家的农技站化验,从各地买回来20多个水稻品种在室内试种,筛选出耐盐碱品种,再建起温室大棚育苗。
2018年,老石试种了58亩水稻,引泉水灌溉,施农家肥,亩产700多斤。同一年,朔州市开展桑干河“清河行动”,桑干河沿岸大片盐碱地被清理整治,河畅水清,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老石扩种的底气更足了。
如今,老石种了1300亩水稻。他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商标,不仅自己种水稻,还为十里八乡的百姓提供技术指导、供应秧苗,带动周边农民一起致富。
“种植水稻能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和防污染、抗逆能力,有效改良盐碱地。”朔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建荣还算了一笔账,“种水稻一亩地能赚4000元,收益比以前大大提升。”
为帮助村民调整种植结构,朔城区将下西关村盐碱地水稻种植列为七大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之一,扶持合作社引进了多台育种设备、分选机械、播种收割机器,并派出专家定期到地头做科技指导。
5年来,朔城区水稻种植面积由50亩发展到2650亩,总产量从4万斤增加到344.5万斤,水稻种植也扩展到周边县区。今年,朔州市盐碱地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桑干河畔稻花香”成为雁门粮仓的新景象。
虽然每天都在稻田里忙,老石对国家政策非常了解:“我们国家盐碱地面积大,我做的只是沧海一粟。盐碱地改造,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