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获取资金后又投入金融体系 中行报告解析信贷与投资增速背离原因 全球快消息
2023年以来,信贷投放规模大幅多增但并未带动投资增速持续上行,关于信贷资金的流向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资料图】
7月3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3年三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信贷资金的大幅供给并未带动投资增速持续上升。企业获取资金后可能并未完全用于生产投资,不少资金又回到了金融体系内,比如加大对各类理财产品的购买,试图获得低风险收益等。
中长期信贷并未有效转化为投资
年初以来,随着经济持续恢复,企业融资意愿提升,加之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带动信贷规模明显走高。2023年1~5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67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
信贷资金投放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中长期贷款的连续大幅多增。
《报告》认为,从资金需求角度,企业使用短期贷款主要用于临时性资金周转、货物结算等,使用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为扩大再生产,这与经济活动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是反映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数据显示,自2022年8月起,企业中长期贷款便出现持续多增,显示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乐观。2023年年初以来,企业中长期信贷创纪录的大幅多增也被认为是企业预期未来经济将会持续复苏的信号。2023年1~5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8.11万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为64%,同比大幅上升20.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长期贷款高增并不同步,企业投资增速出现下行。
《报告》认为,由于中长期贷款主要作用是支持企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因此,与之关系密切的投资增速可以被认为是中长期信贷是否有效转化为投资的判断依据。
2023年以来,在中长期贷款持续保持多增的同时,投资增速并未与之同步,而是有所下降。例如,制造业、基建增速由1~2月的8.1%、9%降至5月的5.1%、4.9%。中长期信贷资金并未持续转化为企业投资,这意味着企业对经济未来预期可能并未如中长期信贷数据般强劲。
此外,《报告》还特别表示,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预期指数自4月份开始掉头向下,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经济转暖的预期出现阶段性变化,一季度经济恢复的强劲势头未能延续,但4月、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多增了4017亿元、2147亿元。
资金闲置规模上升导致使用效率下降
在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影响下,信贷大幅多增、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导致现金管理需求大幅上升。
中国银行研究院选择2019~2023年一季度数据披露相对完整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646家上市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由2019年末的18.11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一季度的29.07万亿元,大幅增加10.96万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企业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出现明显上升,2022年同比增加了3.15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比2022年末大幅增加了4.48万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
《报告》认为,这意味着企业获取资金后可能并未完全用于生产投资,不少资金又回到了金融体系内。
《报告》指出,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带动下,企业稳步推动复工复产,资金需求也在逐步恢复,但企业生产投资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年初金融机构信贷额度较为充足,信贷投放动机和能力本身较强,加之政策引导,从而带动短时间内资金出现集中、大规模投放。但相较于企业稳步恢复的资金需求来说,资金整体供过于求从而出现闲置,不少企业在拥有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并未将所有资金用于实际生产环节,而是加大了对各类理财产品的购买,试图获得低风险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政策调控效果。
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获取收益本身属正常现象。但在经济恢复期,企业大量购买理财而不从事实际生产会拖累经济恢复进程,从长远看对企业经营也存在较大负面影响。特别是,企业获取的低成本资金本身即有政策驱动因素,在获取低息贷款情况下,不从事实际生产转而购买理财获益存在不合理之处,这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引导。
基于此,《报告》建议,应根据经济恢复需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平滑信贷投放节奏。未来应根据企业资金需求意愿变化,灵活调整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考核要求,平滑信贷投放节奏。此外,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资金审核。要引导商业银行强化贷后资金管理,对资金用途严格审核,对企业资质要做好把关,避免为达到监管要求而忽视资金用途,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